中華民國水族類商業同業公會

主要內容區

未掌握轉型契機 前輩分析石斑魚產業失去優勢的原因

2022-06-28

台灣曾經以石斑王國自居,但曾幾何時外銷卻遭他國禁運,需要政府花4億元號召全民吃食班,產業界認為,台灣石斑產業未能掌握轉型契機,導致目前的產業危機。

 

石斑魚繁殖業先驅、印尼台商會長蘇文炳表示,他在金融海嘯時,就看到石斑魚產業前景堪慮,轉而開發觀賞魚品種魚苗;他所創辦的Bali Aquarich公司,是世界上知名的海水觀賞魚公司,銷售全世界超過40個國家。

 

蘇文炳說,目前在產業第一線,有資格說石斑話題的人,其實都不出聲;網路上的話語,也只是政治角力的話語居多,真關心漁民或產業的幾乎不可見。

 

他回顧自己十幾年的石斑經歷,他說,1992初接觸石斑兩吋苗時,一隻是台幣72元,更早之前還有百餘元的,因為價高珍貴,當時石斑魚有恙,送到疾病防治所採檢,都還會把魚再要回去養。

 

蘇文炳表示,在全台最大的石斑養殖區永安,嘗試從澎湖空運或彌陀買魚卵來嘗試育苗,但大多槓龜收場;ECFA的石斑魚早收清單,是將原本早已在做,卻沒有紀錄的海上貿易,收編為政績而已,並非談完才開始石斑魚外銷。

 

他說,同一時間,對岸則一直努力發展進口替代,不管是農漁產品或工業產品,石斑魚是當時食用魚最高檔的魚,一邊只是高調吹噓政績,除了給特定的運搬船,政府投入資源相當少,而對岸却是卯足產官學全力沖關,一處發生問題,回報到龐大的專家學者團來解決,解決方案也即刻通知到各區,很短的時間年產量就衝到10萬噸,台灣則都在2萬噸上下。

 

蘇文炳表示,青斑或稱紅點,土斑,適合養在肥水魚塭,台灣挾氣候環境及幾十年產業精煉優勢,幾乎是天下無敵;而清水海域的箱網養殖,則由最強悍的老虎斑為大宗。

 

他說,最早大量繁殖老虎斑的是巴里島的螞蟻雄兵,光靠一個個幾噸的池子,高峰時一個小鎮月產量可以到500至700萬尾,苗大量銷到中國,越南,馬來西亞和台灣;東南亞瘋狂放養老虎斑在金融海嘯時畫下句點,當時香港和中國的餐廳完全停擺,客戶5月要賣魚,一直到過年前才有一條船來抓魚,心裡琢磨,明年客人敢買苗,他也不敢賣了,怕呆帳多;當時,印尼也沒有什麼紓困、補助,整條路都在賣一尾不到100元的老鼠斑。

 

蘇文炳說,因為知道這樣的情況以後必定會再發生(就是現在),而且當時,各國都用政府的力量在強力發展石斑魚產業,未來局勢將更困難,一次就嚇到了,就鐵了心早早換跑道,轉而開發觀賞魚苗與品種研發。

 

他表示,而台灣卻因88水災,屏東養殖區大量的石斑魚被沖進海裡,避開了過量滯銷的危機;從金融海嘯一路蕭條,由於石斑魚養殖時間長,直到北京奧運當下,石斑魚需求再度增加時,市場已經大缺貨,但儘管當時價格再怎麼飆升,魚並不是三五個月就能補得回來。

 

蘇文炳表示,而這時,印尼沙巴研究出各種石斑的雜交,最後以龍膽和老虎斑雜交出、長得快,強壯耐病的龍虎斑;原本台灣養石斑魚需要1.5至2年,大陸因氣候更冷要養2至3年,台灣養殖時間短,原本具有得成本優勢,被只要飼養8個月到一年就能上市的龍虎班縮小了。

 

他說,當時就提醒在永安的老友,市場即將大變,不過保守的養殖戶,卻只是選擇觀望;後來和大部份人一樣,被後發先至,早人家半年養,晚人家半年收成;加上國內市場未最大化、錯過了產業升級的機會,形成了目前的困境。

來源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122886/6412640 (聯合新聞網)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