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民國水族類商業同業公會

主要內容區

海生館繁殖珊瑚技術 各國取經

2014-06-25

海生館繁殖珊瑚技術 各國取經

【本報記者陳明道屏東報導】39國聯軍500學者到墾丁搶救珊瑚,昨日海生館長王維賢發表該館人工繁養殖珊瑚技術已相當純熟,引起各國研究單位極高興趣,曾多次前來觀摩學習。

昨日「2014亞太珊瑚礁研討會」在墾丁第二天會議,探討當面對全球大尺度環境衝擊所引起的海洋變遷下,全球近60%的珊瑚礁正面臨全球暖化、海洋酸化所造成沈積物的污染,亞洲太平洋珊瑚礁如何能持續,提供人類文明永續發展的各項生態服務功能。

如何復育及繁殖珊瑚礁成為會議焦點,精子與卵子在茫茫大海中,形成受精卵的機會渺茫,珊瑚為了有效提高生殖成功率,透過集體排放的策略,將大量精子及卵子排放到海水中,進行成功授精卵在海水漂流,帶到適合生長的環境,進而附著發育形成珊瑚。

臺灣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表示,業已自珊瑚體內成功選殖出vasa基因,成為生殖細胞發育的指標性基因。當珊瑚生殖季節來臨時,其珊瑚體內的雌性荷爾蒙濃度會較平日增加6倍。並釋放周遭的海水中,可能擔任連絡促使珊瑚產卵的信息。

目前海生館藉由人工繁養殖珊瑚技術已相當純熟,若在培育珊瑚過程中,採以添加荷爾蒙的方式,刺激珊瑚生殖細胞的發育或精卵的排放次數,以調控珊瑚的生殖時間進行,達到珊瑚的復育及繁養殖,將是能否大量及有效人工繁殖珊瑚的重要關鍵。(訊息來源:民眾新聞網)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