側邊區
會員登入
主要內容區
台灣鼠尾鱈多樣性 全球最高
2015-03-26

屏東海生館、中研院及國外學者,歷時十幾年研究後,完成台灣鼠尾鱈的多樣性調查,確認台灣有3個科、21個屬以及71個種,是全球鼠尾鱈多樣性最高的國家,相關結果也發表在美國加州科學院學術期刊。
鼠尾鱈是鱈形目成員,主要棲息於深海底,全球大概有將近400個種。台灣的鼠尾鱈主要發現在底拖網較為興盛的地區,從100到3000公尺以下都有,但除了少數較大個體會送到市場販售,其餘大多被當成下雜魚處理。
2001年起,中研院、海洋大學、海生館等單位開始「台灣深海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計畫」,海生館副研究員何宣慶和美國加州科學院魚類館長Tomio Iwamoto也參與研究。
計畫以研究船進行深海生物調查及採樣,採獲樣本中鼠尾鱈占了很大一部分,迄今共發表6個新種,包括黑喉腔吻鱈、沈氏腔吻鱈、窄吻腔吻鱈等。其中窄吻腔吻鱈一直被誤認為是日本腔吻鱈,直到後來才確認是新種。
何宣慶說,鼠尾鱈是深海底棲魚類中數量和多樣性最多的類群,在深海生物食物鏈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;不同鼠尾鱈有不同水層或地理分布,可作為生物地理分布研究的指標性物種。鼠尾鱈也具有發光器,對於研究深海發光機制也有很大貢獻。(訊息來源:中時電子報)